某天打开手机银行,突然发现账户里被扣了几块钱,查流水一看,写着“短信服务费”?很多人第一反应是:“我也没主动开通啊,怎么就扣钱了?”尤其是建行用户,时不时就会被这个问题困扰——建行短信服务费多少?它合法吗?能不能退?
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笔看似不起眼、实则年年都在悄悄“吸血”的费用。
建行短信服务费到底是多少?先说重点:目前中国建设银行的短信服务费标准为每月2元,按年扣24元。
这笔费用主要用于接收账户变动提醒,比如工资到账、转账支出、atm取款、信用卡还款提醒等,服务名称通常叫“账户余额变动提醒”或“短信金融服务”。
虽然单笔金额小,但一年24元,十年就是240元——对很多人来说,这是一顿火锅的钱,白白被“自动续费”了十年,谁不心疼?
更关键的是,很多用户反映:当初办卡时根本没被告知会收费,也没签过明确的同意书,结果一用就是好几年。
这笔费用,银行收得“理直气壮”吗?从法律角度看,银行提供短信提醒服务,属于一种增值服务,根据《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》相关规定,银行可以对个性化、定制化服务收费,但必须履行告知义务,并取得客户明确同意。
问题就出在这儿——你真的同意了吗?
现实中,很多客户在办理银行卡、开通网银或手机银行时,工作人员会快速念一遍协议,或者让你在一堆勾选项里“默认同意”,而“短信服务”往往就藏在这些不起眼的条款里。
这就涉及一个核心问题:默认开通 + 未显著提示 = 违反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。
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:经营者收集、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,应当遵循合法、正当、必要的原则,必须明示目的、方式和范围,并经消费者同意。
如果你从未主动申请开通短信提醒,也从未签署过明确授权,却被持续扣费,这笔钱,你完全有理由追回。
如何取消?能不能退已扣费用?取消方式很简单:
拨打建行客服热线95533,转人工服务,直接说:“我要取消短信银行服务。”登录建行手机APP,进入“账户服务”或“安全中心”,找到“短信提醒”或“短信金融服务”,关闭即可。去就近的建行网点,带上身份证和银行卡,让柜员帮你取消。至于已扣的费用能不能退?
理论上,如果能证明你从未同意开通,且银行未尽告知义务,可以申请退还近12个月内的费用,虽然银行不一定主动退,但你可以通过投诉渠道施压。
建议通过银保监会官网或12378银行保险消费者投诉热线进行反馈,有理有据地说明“未知情、未同意”情况,成功率会更高。
建议参考:别让“小钱”变成“习惯性损失”我们常说“钱是省出来的”,但更该说:“钱是管出来的。”
每月2元看似不多,但它背后反映的是我们对金融权益的忽视。银行的“默认收费”模式,本质上是一种“沉默绑架”——你不说话,它就默认你接受。
所以建议大家:
定期查看银行卡扣费明细,留意“短信服务”“年费”“小额账户管理费”等项目;开通服务前,务必确认是否收费、是否可取消;对不合理收费,勇敢说“不”,你的每一分钱,都值得被尊重。相关法条参考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第二十九条: 经营者收集、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,应当遵循合法、正当、必要的原则,明示目的、方式和范围,并经消费者同意。
《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》第十一条: 实行市场调节价的服务价格,商业银行应至少于执行前3个月进行公示,并采取有效方式通知客户。
《民法典》第四百九十六条: 格式条款提供方未履行提示或说明义务,致使对方未注意或理解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,对方可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内容。
建行短信服务费多少?答案是每月2元。 但这背后的问题,远不止2块钱那么简单,它关乎知情权、选择权,也考验着我们对自身金融权益的敏感度。
不要因为金额小就选择沉默。 每一次默认扣费,都是对规则的一次妥协,从今天起,多看一眼账单,多问一句“为什么扣钱”,你的钱包,才会真正属于你。
银行服务可以收费,但绝不能“偷跑”,你没点头,就不该扣钱。
建行短信服务费多少?这笔小钱到底该不该收?,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,个案情况不同,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。